来源:蔬菜所
发布时间:2022-04-12
成果名称:二季作马铃薯高产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主要完成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王培伦等
奖励情况: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一、针对中原二季作地区对马铃薯品种的生态要求,系统开展了早熟马铃薯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制定了高效的早熟马铃薯品种选育技术程序,为中原春秋二季作地区马铃薯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根据山东省马铃薯生产特点及市场对品种特性的要求,选育出休眠期短、光照反应中性、适于春秋二季高产栽培的系列品种:商品性好、适合鲜食和出口的“双丰5号”,亩产达到3962公斤;适合炸片加工的早熟品种“双丰6号”,还原糖含量0.04%、淀粉17.75%、干物质22.4%,炸片品质优于“大西洋”;白皮白肉红芽眼的“春秋7号”,比对照增产10.3%;适合间作套种栽培的“春秋8号”,茎秆直立、分枝少,较对照增产6.7%~49.4%(秋季)。
三、针对马铃薯病毒性退化问题,率先研究了病毒的再侵染与运转规律以及传毒媒介蚜虫的发生和迁飞规律,完善了脱毒快繁技术。系统研究马铃薯高效的种薯拌种包衣技术、合理的肥料配比和施用技术、秋马铃薯防腐催芽和覆盖降温技术等,集成了二季作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使马铃薯最高亩产达到了6534.9公斤,创造了二季作地区最高纪录。
四、项目实施以来,在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地区建立了以济南为核心区,以肥城、滕州、胶州、安丘、郑州为示范区,辐射到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地区,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示范推广1750万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3.45亿元。
该成果创新了二季作马铃薯早熟品种选育技术,选育出系列多元化用途新品种,在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整体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